3月11日,计算机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笃行教育主办的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公益巡讲活动。巡讲邀请第四届全国大赛课程思政正高组一等奖获得者、华中农业大学曹敏慧教授,针对往届参赛痛点、备赛策略及教学创新本质进行深度解析,为教师备赛与教学改革提供精准指导。

曹敏慧教授结合评审经验,指出往届选手普遍存在的三大问题:(1)标准研读不足,逻辑有待改进:部分教师对竞赛评审标准理解浅显,导致创新报告逻辑松散、形式化痕迹明显。(2)写作误区频现。①文不对题,标题宏大而内容空洞,未能体现真实创新;②概念堆砌,滥用生造术语,忽视通俗表达力;③重点模糊;④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支撑,课程设计缺乏灵魂。(3)课堂实录内容与教学创新报告脱节,教师仪态随意,缺乏课堂仪式感。对此,曹教授强调:“教学创新的核心是内容重构,而非形式包装。教师需回归育人本质,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标尺,杜绝‘无效创新’。”
针对备赛难点,曹敏慧教授提出关键策略:(1)精准定位教学痛点:从学生视角出发,聚焦“学不会、不愿学、不会用”等真实问题。(2)创新报告撰写要达到:标题与内容高度契合,语言通俗易懂,凸显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课堂实拍两节课表达形式有区分:一节课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讨论、互动为辅;一节课以学生展示、实践为主。另外,教师着装得体、教态严谨,展现“有温度的课堂敬畏感”。(4)大模型应用环境下,更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
本次巡讲,为我院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道路上注入新思路,更启发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层思考——教学创新的终极目标,不仅在方式和方法,更要使其落地,形成特色,做出自我,突出课程灵魂,从而实现真正育人的高阶目标。
(文/图:张鸿 编辑:张鸿 审核:李松阳)